桂声网评|读懂“国家账本”中的高质量发展逻辑
3月5日,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幕,“国家账本”随之出炉。受国务院委托,这份“国家账本”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查。
“国家账本”即《关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》(以下简称“预算报告”)。预算报告提出,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“适度加力”“提质增效”,“用好财政政策空间,加强财政资源统筹,组合使用赤字、专项债、超长期特别国债、税费优惠、财政补助等多种政策工具”“加强财政政策与其他政策协调联动”。
国计民生,大小账本,新的一年有新的安排。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85490亿元,增长4%;赤字率按3%安排,全国财政赤字40600亿元,比上年增加1800亿元;新增专项债务限额39000亿元,比上年增加1000亿元;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2037亿元,剔除上年和今年一次性因素后同口径增长4.1%……一组组数据,一张张图表,尽显财政为国理财、为民服务理念,反映出积极财政政策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的鲜明信号,展现了党和政府铆足劲下大力气稳经济、拼发展、惠民生的坚强决心。
财政资金的投向与使用,反映着政府新一年的政策重点与施力方向。“国家账本”显示政策力度、稳定发展预期,反映政府心之所系、情之所牵。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,也是实现“十四五”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。适度降低财政赤字率,符合中国经济运行整体向好的客观实际、向外界释放积极的信号;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,发挥政府投资“四两拨千斤”的撬动作用……翻开今年的预算报告和草案,数据增减之间、政策变动背后,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,传递着宏观调控动向。预算报告中的这些安排,立足当前,着眼长远,精准、有力服务保持稳中求进经济工作总基调,回应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”的要求,有利于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。
实现好、维护好、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,是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。2023年,尽管财政收支压力很大,但民生投入力度不减,超过27万亿元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,教育、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都在4万亿元上下,卫生健康、城乡社区支出都超过了2万亿元。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预算667亿元;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安排545亿元……预算报告中,各方面民生政策力度不减、目标不变,以实际行动落实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。预算报告提出,各地区各部门要专门制定过紧日子相关办法,在合理保障部门履职支出的基础上,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强化“三公”经费管理,继续压缩论坛、展会等活动,从紧安排非刚性、非重点项目支出,腾出更多财政资源用于推动高质量发展、增进民生福祉。这无疑亮出了为人民服务的鲜亮底色和厚重成色。
预算花多少、往哪花、怎么花,“国家账本”提交全国两会审议,加强人大对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、全过程监管,正是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。以监督促进高质量发展,不断深化拓展、走深走实预算审查监督,看紧“国家账本”的每一笔收支,切实保障“真金白银”用在刀刃上,就一定能为高质量发展强化政策支持和财力保障。(黄宗跃)
来源:广西云